蔚来6月22日傍晚发生的事故想必很多人已经在不同渠道看到了。
舆论纷纷,痛骂资本冷血。
一批公关人站在自己的专业立场,指点“江山”。
更有不少人,批评蔚来在此次危机处理过程中的“愚蠢”。
不知为什么,这两年,我对于此类危机公关的处理,有了看起来有点犬儒主义的思考。
一、是公关人不够专业,真的很“愚蠢”吗?
据“万能的大叔”分析(大叔or团队真的很勤快,6月24日1点发布推送),蔚来的声明强调了四点:
1、死了2个人,一名员工,另一名是合作伙伴。
2、成立善后小组。
3、公安启动了事故原因调查。初步确定,是意外事故。
4、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
被人诟病的是,官方声明第一时间撇责:“公安启动事故原因调查,初步确定是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
这种撇责,蠢吗?外人看起来确实挺蠢。公安的结论,不应该由企业来宣布,不管是“初步确定”,还是“最终认定”,这几乎可以算是危机公关的常识了。
但,注意看,“蔚来”官方微博的第一封声明发于6月23日晚八点半。这个时间点,“万能的大叔”也关注到了。人命关天,声明是一定要发的,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发?这期间经历了什么?外人难以想象。
二、是公关人有足够的常识,但是不得已当了“背锅侠”?
公关事件处理不好,大家通常都把矛头指向公关,毕竟,公关首先是救火队长。但,有没有一种可能,公关知道应该怎么做更能抚慰用户和公众的情绪,但是,还有一股力量,需要他们对此做出别的反映?
毕竟,互联网上用户的情绪,如同潮水,来势汹汹,去复平静。
也许,他们不是被动去做了背锅侠,而是主动选择去做“背锅侠”。
毕竟,常识归常识,让讨论的焦点脱离对于车的质量本身的关注,也是他们的目的之一。
声明,从来不是表面显现出来的模样。真正的从业者都能感同身受,这中间经历了多少次多少环节的讨论、修改、预演,直至认定发出。危机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决定声明怎么发的关键,说白了还是利益。
从来没有最佳选择,不过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更多的人,则不过是附痈之蛆,不在瓮中,怎知煎熬?
那么,蔚来“622”事故,算不算是因为公关不当,酿成了新的危机?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似乎是的。“两害相权”,没有做到取其轻,反而授人以柄,进一步扩大了事态的影响面。这应该算是公关失当的表现。
首先,对于危机公关来说,事实和情绪,哪个更重要?可谓众说纷纭。说清楚事实,目的是为了安抚情绪,安抚情绪,也是表象,归根结底,还是出于企业的利益。
对于蔚来来说,他们试图去安慰公众的情绪,因而介绍了“成立善后小组”的举措,但他们更试图说清楚事实,比如“事故属于意外,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但可惜的是,事实语焉不详,给人的感觉就是在撇责。
如果品牌方已经掌握足够的事实,就应该详述事实,摆出证据链。
那么,蔚来此次事故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今天,《每经》的一则报道流出,声称:23日下午,记者致电蔚来汽车,多次拨打无人接听。随后,记者以购车名义拨打济南蔚来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电话,并询问蔚来测试车坠车事故原因是否与制动系统有关,工作人员回应称,“不是制动问题,把倒挡挂成了前进挡。”
“倒挡”挂成了“前进挡”,如果原因属实,那确实和车辆本身无关。
但这样的结论,是从某销售服务公司的工作人员口中得出,说明了什么?至少有一点,说明公司在内部口径管理上有一定问题。
那么,这个原因是否确凿?
笔者询问了某专业人士,他说:这个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操作不当,导致试车人员死亡的事件,他以前也碰到过。验证这个原因是否确凿,也很简单。车上都有记录仪,一查便知。
那么,既然一查便知,蔚来方面为何不做确凿的证据链分析和说明,而只是简单说一句“与汽车本身无关”?
这是公关失当之一。
对于公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实,应该做类似之前货拉拉坠车女事件,等待警方出具详细调查报告,越详细越好。企业自己张口便来语焉不详的一句话,足以害死自己。
如果时间来不及,不妨先出一版不涉及事故原因介绍的简易声明,静待警方公布更详细消息。
急在一时,反而容易出错,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
这一点,就引出了关于危机公关的第二个基本工作,那就是“无论如何,不主动递刀子”。
主动递刀子,就是指因为企业公关的不当操作,在已经发生的危机基础上,酝酿一场新的危机。‘
“鸵鸟政策”,是一种递刀子。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你害怕要发生的事情,就一定会发生。坏消息不胫而走的速度和影响力,不亚于太平洋西岸那个扇动翅膀的蝴蝶带来的影响。所以,期待用“鸵鸟政策”来度过危机,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递刀子”。
“掩耳盗铃”,是新一种递刀子。蔚来这次的危机处理,和之前某事件的处理不同,这次蔚来在8:33和9:02先后发了两次声明,间隔时间很短,且内容没有实质性的大变化,应该是某领导看到了网友的评价,坐不住了,要求删了重发,并同步做控评。
重发的声明,特别强调了“这是一起(非车辆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看似改得精妙,实则再度坐实了企业自己做定性、越俎代庖的问题。
至于控评,则是新的危机传播点。
严重点说,这属于试图操纵舆论。
这是公关失当之二。
愿所有公关从业者,遇到企业危机事件,能够权衡利弊,游刃有余,不受掣肘,不添新伤。
声明:文章来源自网络,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5203 2161或邮件至viphgs@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