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东航发布会尬聊:一个好的危机公关需要做好五点
2022-10-08

 

昨天,东航云南董事长孙世英在事故发布会上的尬聊表现,瞬间传遍了全网,估计东航全体员工也差不多看到了。

虽然航空事故调查确实是非常严谨且复杂的,不能随便揣测,但路透社记者问的有些问题也算不上敏感,比如维修记录、飞行员的飞行小时、事故发生时候的天气是什么样的,这些实际上在发布会前的报道上,就有各类媒体提前报道了相关内容,但是这位孙世英董事长却避而不答,只照着稿子念一段标准话术,也真是令人汗颜。

实际上,一个领导在发布会上的表现,也是其领导力的集中体现,需要提前做充足的准备,而不是做会议致辞那种,拿个稿子念即可。否则像这次孙董事长的表现,网友评价为“对内霸气侧漏,对外业务业余!”如果处理不好,很有可能会影响自己未来的仕途。


事实上,一个正式的发布会,特别是像东航坠机这样重大危机公关的发布会,需要非常充分的公关准备的,我就简要谈几点:

一是要准备好Q&A,即问题和回答口径。

开发布会,最先要考虑的就是准备问题和答案一般公关界称为QA(Question&Answer),站在记者的角度,构思问题,拟写回复口径。因为发布会的本质是信息互通,如果不站在对方的角度,就不可能预知他们会问哪些问题,无法提前准备答案。从这次问答来看,QA准备应该是不充分、不全面的,网友调侃说,可能孙总就只准备了这一条。

二是要尽可能多的掌握信息,为记者提供准确的、基本满足的信息。

既然开发布会,总要给记者一定的料,否则记者听到的都是毫无信息量的套话,就等于白跑一趟了。如果记者在发布会上得不到,一定会想方设法在其他渠道寻找一些料,比如沿途群众、网上视频、帖子等,这些料可能就不一定是主办方希望记者看到的,获得的信息也可能是道听途说,并不精准的料(东航坠机后,多个视频或未上飞机的乘客,后被证明是虚假消息炒作),反而引发次生舆情灾害。这次的全网群嘲,就是孙董事长凭一己之力,实现的负面曝光效果,引发对东航是否重视的质疑。

实际上对这种突发事件发布会,刚开始肯定会出现信息不全的情况,但是可以尽可能多的将已知的、确定的信息收集上来,并拟写成口径。就像这次孙董事长的回应里,对已知的、确定的信息,都不回应,最大可能是没有提前准备,或者没有想到。

三是预判不确定、敏感的信息,并提供相应的口径。

只要是开放的发布会,记者的问题肯定千奇百怪,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能有准确的答案,特别是像这种突发灾害事件,前期无论是搜救信息、事故原因诊断等,肯定不会充足,甚至一个调查要持续一年半载,甚至几年等。

对于这样的问题,不是回避或答非所问就能躲过去的,而是坦诚的讲出后续的调查措施,以及事故调查的进度安排,争取理解和认同。

四是不能瞎说、揣测、臆想,超出自己认知和授权范围内的事情。

突发事件发布会,往往会有很多信息不掌握,也不一定就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有可能很多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动态变化中,深入理解中,如果发布会上完全按记者的采访,将一些不确定的信息披露,或者不是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信息披露,可能会与后续经过验证的信息自相矛盾,造成冲突,引发舆情的次生灾害。

五是发布会的人选,以及现场应对技巧演练。

发布会上是不是一定一把手上场应对,这并不一定。不是所有的一把手都具备非常强的媒体应变沟通能力,同样,也不是媒体沟通应变能力强的就能做一把手。因此,对于谁出席发布会,如非必须一把手,也可选管理层中应变能力强的人出席。

但有些发布会,必须是一把手,这种情况,那就上台之前,请一把手多熟悉材料,多做演练,尽量在QA范围内对答如流,不在范围内的,也能很好的应对。同时配一个好的主持人,能随时救场的那种。

总之,现在是一个媒体、自媒体发达的时代,作为政府和企业的领导者,难免要面对媒体,如果有一个好的公关团队,以及自身积累一些公关素养,也是提升领导力的必备素质,特别是举办危机公关发布会的关键时刻,尤其如此。

声明:文章来源自网络,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5203 2161或邮件至viphgs@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版权所有:沃涛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99998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