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爱吃瓜,经常高产优质大瓜的娱乐圈这两天又保质保量的结出了李易峰先生的PC大瓜。直接一个跳楼机般的自我拔高,然后俯冲,让我们这些娱乐大众直呼刺激。娱乐圈的舆情处置、危机公关,尤其是涉法舆情,为什么总被处理得如此天雷滚滚、匪夷所思?
或许,这和艺宣行业公关人员职业现状有关。
来自“转型Media人”的调研数据,在智联招聘企业端,搜索“艺人 舆情 工作室”这一关键词,同时将从事职业选择为品牌、公关、舆情分析等类别,然后对结果页面中的前40名现在或曾经在艺人工作室或艺人经纪公司工作并负责过舆情、危机公关类工作的人,进行数据分析。
从年龄看,40人的平均年龄为28.35岁。30岁以下的占三分之二。
艺人工作室、艺人经纪公司没有专门的品牌公关部门。40人中的绝大多数是“什么传播的活儿都干”,只有2人是专职的舆情分析师,且只负责舆情监控分析,不负责舆情处置。
从艺宣人员专业背景上看,无一人有法学背景。
再看职场经历。40人当中,有过广义上的媒体工作经历的,只有5人。其中有传统新闻媒体采编经验的1人,来自中国网。有商业网站、机构自媒体采编经验的3人,在媒体从事经营工作的1人。
5个人的媒体工作年限,分别为11个月、1年5个月、1年6个月、1年10个月和5年3个月。
在企业做过PR的,没有。更别提在企业有过舆情危机处置经验的了。在非娱乐类公关公司工作过的1人,来自灵思远景。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个无意中发现的重磅细节:来自传统新闻媒体的那唯一一个人,和来自公关公司的那唯一一个人,是同一个人。这个人,从2020年5月起担任吴亦凡工作室宣传总监。新闻专业学科背景,从媒体离职后曾在灵思远景干了近三年,有舆情类工作经验。2021年5月,这位宣传总监离职。6月2日,有人为女孩都美竹发声,曝光吴亦凡。7月31日,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
上面说到的吴亦凡的那位宣传总监,自报当时的工资区间是15-25K。其他的39名普通艺宣,好点的工资区间在10-15K,差点的工资低于10K。
艺宣行业人员整体年轻化,团队职能配置少、缺少专业积累,工资水平高低。看到这里,各位眼熟不。
这简直就是我们建筑设计行业品牌从业人员的翻版啊。纵观我们建筑设计行业的品宣队伍,一样的也是年轻化(留不住人,很多人熬成老手后因为各种原因离职或转行);团队职能配置少(没有专业的职能划分,一人多职,啥活都甩给品宣);缺少专业积累(企业不注重职业规划,基本是个人自我磨练);工资水平~嗯,聊多了都是泪。
在其他人津津乐道吃瓜的是否,最苦逼的绝对是“护瓜”人员了,在建筑设计行业,一旦出现危机公关,品牌人员绝对妥妥的护瓜先锋队。
原来我在《设计圈“劳模”——品牌人员职能的多样性》中聊过,如果公司出现了负面新闻,肯定首当其冲的是品牌人员出面处理。和娱乐圈不同,建筑设计行业少有花边新闻(别说没有,林子大了啥鸟不出啊,但行业的不同,花边新闻危害性相对不大),更多的是各种不利于公司的负面事件的应对。需要强调的是,聊建筑设计行业的“护瓜”,先决条件排除捏造事实,弄虚作假、欺瞒哄骗这类不正当手段。
我们建筑设计行业,有可能面对的危机事件主要有三类,1、服务类,比如设计服务纠纷;2、人力类,比如离职人员针对原公司的“不当”言论或者人力纠纷;3、宣传类,媒体宣传的不利新闻、企业领导的不当言论和宣传活动的突发情况。前面两类不归品牌人员处理,品牌人员也处理不了,只需要配合相关部门而已。我们主要要面对的是第三类情况。而宣传危机又很有可能是前面问题的衍生危机。
应对危机,需要的是长期积累的经验以及强大的媒体渠道关系,能及时终止不当言论,为企业纠正赢得时间。对比前面提到的目前行业品宣队伍的实际情况正好相反,所以很多公司一旦出现舆情危机,要么临时抱佛脚,整得整个团队鸡飞狗跳,要么采用“拖”字决让它不了了之,对企业品牌伤害很大。危机也有可能是契机,当然没有专业团队来策划执行,一切都白搭。所以啊,建筑设计行业的各位品宣同仁,一定慎重,不要像这次李易峰PC事件这样的迷之操作,越处理越严重。
再说点题外话,危机公关,除了事件发生后高效、专业的处理外,更多的是要做好前期舆情监控。大部分国际事务所在这方面有专门的团队,对接专业公司长期合作。而这一块却是我们国内设计公司的短板,或者说基本不会涉足。大家聊到舆情监控,可能只会想到网络上出现了自己的负面消息能及时预警,相比投入和产出,花这笔费用不划算,平时让品宣人员没事搜搜各类媒体平台就行。其实真正的舆情监控远远不止于此。
舆情监控除了大家知道的危机提前预警分析外,还可以设定监控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市场动态等等,甚至可以根据设定的关键词搜集的数据做出一段时间的分析报告,这些除了能够帮助品牌团队进行危机处理外,更多的是对行业市场的预判,直接和企业战略发展紧密相关了。
话说回来,李易峰工作室发了一篇除了落款和日期,其余每一个字都是假的的声明,成了毁掉了整个公司的导火索。所以,品宣无小事。只是危机公关这一项,不专业的操作就可能让企业万劫不复。其他品牌建设工作也是重中之重。除了品牌从业人员,需要企业负责人乃至整个企业、行业,树立正确的品牌价值观,品牌工作不是口头上重视,要做好建筑设计行业的品牌宣传,建立一支职能完善经验丰富的专业队伍是必要的;或者减少自身人员规模,采用专业人员对接专业合作团队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声明:文章来源自网络,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5203 2161或邮件至viphgs@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