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7日晚,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公路上,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行驶期间撞树并引发火灾。该事故导致车上两名男子丧生,轿车也被烧得仅剩下一个车架。
而中国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4月19日,2021上海国际车展媒体日首日,一名女士身穿“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衫在特斯拉展台上维权,她站在车顶高呼“特斯拉刹车失灵”,引来大批群众围观,后疑似被工作人员提着手脚抬走。相关视频在社交网络上广泛传播。
最新消息有两个:
1,中国车主“车顶维权”,美国车主撞树身亡,特斯拉市值蒸发1500亿。(4月20日每日经济新闻
2,上海车展爬上车顶女子被行政拘留。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获悉,2021年4月19日11时24分许,上海青浦公安分局接报,有人在上海车展一展台内闹事。民警立即赶赴现场处置。经查,张某(女,32岁)和李某(女,31岁)因与该品牌公司有消费纠纷,于当日到车展现场表达不满。期间,两人在该展台区域通过肆意吵闹等方式,一度引发现场秩序混乱。张某还不顾工作人员劝阻,强行爬上一辆展车车顶,造成车辆一定程度受损。目前,张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李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警告。
一方市值大量蒸发,一方被行政拘留,涉事双方都付出了代价,可谓是“双输”。
这事儿还没完。那位女士在特斯拉车顶振臂一呼,由此引发的“蝴蝶效应”还在发酵,谁也无法预料,会不会引发更大的海啸。
对特斯拉这个品牌,我个人的看法是:特斯拉是世界上最好的电动车,如果我个人购买电动车,我首选特斯拉,并且是唯一选择。其他那些品牌的所谓电动车,不管宣传得有多么的天花乱坠,我都不会交智商税。
要么不买电动车,要买就买特斯拉,这是很多有判断力的消费者的共识。
或许,正是因为产品实在太牛了,市场上难逢对手,特斯拉在某些方面也就表现得过于牛X了。此次“车顶维权”事件发生后,特斯拉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强硬。强硬,当然也没问题,可相关人士的一些言论,却让人一头雾水,有点不知所以。
对于被外界解读为“傲慢”的公关回复,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表示:“不是说对媒体不尊重,我们其实希望跟媒体建立一种更加新型的关系:我们能给媒体提供哪些价值?换句话来讲,这就是一个现实情况,我们不会砸大量的广告费用去做公关,尤其自媒体是一个更加经济化的运作模式,我们是不会花钱去在自媒体上做投放的。”
记者谈到,马斯克曾明确表达过,讨厌营销。陶琳表示,不能叫讨厌营销。比方说媒体,必须是我们的很好的伙伴,我们一定要给媒体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对于一些恶意的自媒体,不能采取那种合作方式。毕竟所有这些成本,都会最后都是消费者来承担。
这真是奇了怪了。你们遭遇了消费者的维权,那是你们和消费者的纠纷,怎么解决是你们的事情,这咋就骂起自媒体来了呢?消费者“车顶维权”,跟自媒体有什么关系?
媒体“必须是我们的很好的伙伴”,自媒体(或部分自媒体)就是“恶意”的,这算什么认知?即便曾经跟个别自媒体发生过一些什么,也不能因此就一竿子打翻一船人,把所有的自媒体都“拉黑”吧?抱“正规媒体”的粗腿,给自媒体贴负面标签,这恐怕不仅是傲慢,还透着几分势利甚至是愚蠢吧?
特斯拉,自媒体招你惹你啦?
我不知道在特斯拉某些人的眼里,对“自媒体”是如何定义的。或许,他们所说的自媒体,是那些有团队进行运作和营销的财经自媒体、科技自媒体、汽车自媒体等等。其实,那些有团队的,已经是集体操作,只能算作是做生意的“公司”,超出了自媒体的范畴。我个人一直认为,只有独立个体发声的账号,才算得上真真正正的自媒体。再说直白一点,但凡有网络平台账号的人,只要他通过账号传递信息、表达个人看法,他就是自媒体。
现在是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某些人愤恨自媒体,岂不是让大多数人感到很无辜?其实,现如今自媒体的影响力,并不比“正规媒体”差,个体或许是孱弱的,但亿万自媒体共同发声,却是谁都不敢轻视的。
不是想纠结什么,只是想提醒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某些财大气粗的企业:你们的认知能力,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啊;你们的危机公关水平,连街头卖水果的小贩都不如啊。四处树敌,会有好果子吃吗?
言尽于此,耗子尾汁。
声明:文章来源自网络,本网站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欢迎致电010-5660 5308或邮件至viphgs@163.com,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